分类 默认分类 下的文章

这个 TS AI Agent 框架 Mastra 真优雅

这个 TS AI Agent 框架 Mastra 真优雅,好久没有看到这么简洁美的库了,提供记忆功能框架、执行 Workflow、RAG
等功能,我感觉对于搭建低码版本的 AI 应用开发,还是需要一个 ProCode 版本的,适合工程师更自定义的开发 AI 应用。

摘自第222期 - 爱磁带机

最近在逐渐入门 AI Agent,也简单看了 Dify 类似的工具,后续要积累素材和知识体系,自己动手做点东西。

争论在工作和生活中不可避免,如何达成共识

争论在工作和生活中不可避免,如何达成共识,有两个我觉得非常实用的方法:放慢语速,以及,始终聚焦不同点。 吵架几乎是 PM 的日常。为了避免情绪化对抗和无尽的内耗,达成共识会是每次对话,甚至「争吵」的理想目标。
要构建良好的沟通环境,第一步是有意识地放慢语速。这真的很有用,「谁最先情绪高昂谁最后悔」的设定,也能大幅减少事后的自责。不过,别苛求自己每次都做到,毕竟我们是人,没经过长期刻意训练,很难形成习惯。第二步是持续提醒自己和对方,我们之间观点上的真正差异点是什么。这能帮助我们把注意力拉回问题本身,忽略不恰当的语气和措辞,让对话回归理性。一个简单而有效的做法是:直接说出差异,或者反问自己:「我们真正的分歧到底是什么?」,当然,说话的时候,记得放慢语速。

本周部门上门的一些事情,以及团队人员的情况,是个典型的例子,也和个体非常相关,另一方面其实人是不是一直是开放的心态和有个开放的头脑,也密切相关;也用 Grok 总结了一下《非暴力沟通》 的主要观点,如下:

《非暴力沟通》(Nonviolent Communication, NVC)由马歇尔·卢森堡(Marshall B.
Rosenberg)撰写,是一本关于如何通过沟通建立理解、尊重与连接的书籍。以下是其主要观点的总结:

核心理念 非暴力沟通是一种以同理心为基础的沟通方式,旨在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交流,解决冲突,并建立更深层次的连接。它强调通过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四个步骤来表达自己,同时倾听他人。

四个核心步骤

  1. 观察(Observation)

    • 客观描述事实,不带评价或判断。
    • 例如:避免说“你总是迟到”,改为“我注意到你今天比约定时间晚了15分钟”。
    • 目的是避免主观臆断,减少对方防御心理。
  2. 感受(Feelings)

    • 表达内心的真实感受,而不是指责或批评。
    • 例如:“我感到有些失望”而不是“你让我很生气”。
    • 清楚表达情绪,帮助对方理解你的内心状态。
  3. 需要(Needs)

    • 识别并表达感受背后的需求或价值观。
    • 例如:“我需要准时以确保会议顺利进行。”
    • 强调需求是人类共有的,连接双方的共同点。
  4. 请求(Requests)

    • 提出具体、可行的请求,而非要求或命令。
    • 例如:“下次你能提前五分钟到达吗?”而不是“你必须准时”。
    • 请求应明确且尊重对方的选择。

核心原则

  • 同理心倾听:倾听时关注对方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而不是急于给出建议或反驳。真诚地理解对方的内心世界。
  • 自我连接:在沟通前,先觉察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以更清晰、平和的心态表达。
  • 避免道德评判:避免用“对”或“错”来评判他人,而是聚焦于感受和需要,以减少冲突。
  • 双向沟通:非暴力沟通不仅用于表达自己,也用于倾听他人,促进双方的理解和合作。

应用场景

  • 个人关系:改善亲密关系、家庭沟通,化解矛盾。
  • 职场:促进团队合作,处理工作中的冲突。
  • 社会冲突:用于调解、教育和社区建设,帮助不同群体建立对话。

核心目标 通过非暴力沟通,人们可以:

  • 更清晰地表达自己,避免误解。
  • 建立基于尊重和同理心的关系。
  • 化解冲突,促进合作与和谐。

总结来说,《非暴力沟通》提供了一种以同理心和尊重为核心的沟通框架,通过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四个步骤,帮助人们在表达和倾听中建立连接,适用于个人生活、职场和社会冲突解决等多个领域。

人应该如何按照自己的意愿度过一生? - Rolen's Blog

去年,我在自己的博客上,默默地写下了一系列愿望清单,我只是将我心中最想实现的一些东西,无论大小,一股脑地写了下来,写着写着,我发现自己原来想做这样的事情,当我把具体清晰的事情写下来时,有种很神奇的感觉,我感觉内心充满了力量,每天醒来都是一种充满动力的感觉。
为了实现这些事情,我不得不去思考实践方式,这也变相地让我更加了解自己的能力特点。

所以,我心目中的如何按照自己的意愿度过一生,即是:

  1. 通过一系列方式(写作、阅读、与人对话、观察过去、现在等等)了解自己、发现自己、认识自己、触达内心最真实的自己
  2. 在此基础上,观察社会上有哪些问题是自己真正想要解决、处理的,并且跟自己擅长的能力特点吻合,试图去解决它、实现它,在实现的过程中,重新探索自我
    这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极少有人能在一开始完全了解自己,从而按照自己的意愿度过一生,而是在不断探索、发现、重塑认识的过程一点点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我们不断地出现新的目标,新的追求,试图去接近它、实现它、重塑它、感受它。
    在我看来,这个不断动态变化的非线形过程,就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度过一生。

作者写的愿望清单,挺有意思的,不同方面,有大有小,一步一步都实现了,应该也没啥遗憾了吧。

科技爱好者周刊(第 348 期):李飞飞,从移民到 AI 明星

眼看这个项目就要失败了,几年的心血付之东流。就在这个时候,李飞飞人生最大的惊喜和反转来临了。
2012年,第三届比赛,一个加拿大团队使用被学术界遗忘已久的卷积神经网络,一举将图片识别正确率提高了10%。
接下来的事情,就是被写进教科书的历史了。全世界被神经网络的效果轰动了,AI 研究出现突破,人类进入 AI 时代。
李飞飞彻底翻身,一举成名,从助教变成世界知名的 AI 研究领头人物,人生从此海阔天空。
她的故事令人感叹,如果神经网络算法没有在2012年出现,而是再晚几年,或者更早一点,亚马逊的土耳其机器人众包平台没有在2005年诞生,一切会怎样?
这就是时运吧。科学家的人生和科学发现一样,都是由一些偶然事件推动的。个人奋斗固然重要,但是关键时刻还是离不开幸运。

《李飞飞自传》 还没看完,人生有很多际遇,但是如果没有个人的努力以及“贵人”相助,也是挺难成功的,职场中尤为如此,如果职业道路上没有碰到对的人,而且关键是自己没有努力以及怀着感恩的心,一定很难能走到那一步,更别提啥高度了;自己经历的几个公司,特别感激的就是其中的两任老板(还有一位在 2 家不同公司做过我的老板),都是认识 10 几年(快 20 年)彼此很熟悉,工作上给了很多帮助,也给了很多支持和肯定。

Flattening Rust's Learning Curve
摘录自 https://www.supertechfans.com/cn/ HackerNews 文摘

本文讨论了如何更好地学习 Rust 编程语言。作者认为,学习 Rust 需要采取完全不同的思维模式,需要了解诸如生命周期、所有权和特征系统等新概念。作者强调,学习 Rust 的速度与个人的智力或编程经验没有太大关系,而是取决于个人的态度和学习方法。 作者建议,学习 Rust 时应该放下自己的成见,接受编译器的提示和指导。编译器会告诉你代码中哪里有问题,你应该根据编译器的提示来修改代码。同时,作者也建议,学习 Rust 时应该从简单的代码开始,逐步增加复杂度。不要试图一下子学太多东西,而应该专注于一个概念,写出简单的代码来理解它。
作者还强调了准确性和细节的重要性。Rust 是一种非常注重细节的语言,代码中的小错误可能会导致编译失败。因此,学习 Rust 时应该养成细致的习惯,写代码时应该注意每一个细节。同时,作者也建议,学习 Rust 时应该多写代码,多练习,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语言的特点和语法。 此外,作者还建议,学习 Rust 时应该避免依赖自动完成和代码生成工具。这些工具可能会让你感觉更舒服,但实际上会阻碍你的学习过程。作者建议,学习 Rust 时应该手写代码,自己去理解和解决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语言。同时,作者也建议,学习 Rust 时应该多看标准库的文档,多了解语言的特点和语法。总的来说,本文提供了许多有用的建议和经验,帮助学习者更好地学习 Rust 编程语言。作者强调了细致、准确和实践的重要性,建议学习者应该放下成见,多写代码,多练习,才能更好地掌握 Rust 语言。

断断续续的学,断断续续的忘记,还是需要有个实际的东西写,才能真正的掌握,至少适合我的学习方法是就是写,不断的写,做出东西来。

一些 AI 相关的一些文章

读了一些不同的文章,关于 AI,对于 RAG 的发展以及 AI Agent 有个入门的认知。

35 岁+程序员依然可以兼顾热爱代码和享受生活

纯真才能达到编程的最高境界:我在线上还是线下遇到的技术大佬,他们之所以能够达到常人无法达到的编程境界,不是因为他们聪明,不是因为他们认知高,而是他们内心像河流一样纯真。他们从来不把编程当作赚钱工具,他们从来不为了财务自由去学习编程。他们只是因为好玩,觉得编程很有乐趣,他们在乐趣的人生中顺流而下,因为纯真,他们的编程能力和思想都非常强。这种无为的心态反而让他们物质非常丰盛

不要给自己设置限制:我之前 30 岁的时候,至暗时刻,每天都很消极。但是最后走出来我明白了,人生真的非常非常长,你看国外有很多 60+岁的程序员都还在写代码,我们年轻为什么不能做到呢?为什么要给自己设置限制呢?因为我们内心有物质的期待,希望比得过身边的人,有比较就会有期待,有期待就会害怕。最后会否定自己。所以,不要给自己设置限制。那些 35 岁要当管理的理论都是狗屁人说的,什么年纪大了不能写代码?我今年 37 岁,依然热爱代码,而且是下了班写到半夜 2 点。人这一辈子,唯一的规则就是毫无限制,不要管别人说什么,自己快乐最重要。那些根本影响不了你的人,在那里当键盘侠,直接拉黑就好了。不要在不在意的人那里浪费你的生命

痛苦交给时间治愈:时间可以治愈一切的。当自己迷茫的时候多读书,也许读书对改善现在没有用,但是对于将来一定会很有用的。我当年离开 deepin 的时候,我读了好多好多的书,经济学的、心理学的、材料的、创业的、历史的,甚至我还专门看了一遍西游记….那时候我一周读一本书,那段时间读书之多是创业时间所不能奢求的。但是那时候读的书都对我以后的人生产生了超级多的积极意义:经济学的书教会了我不要像程序员那样二分对立的看待世界,没有对和错,只有角度问题;历史书教会我,要知道人性,知道人性的恶,但是不要做恶的事情;材料学告诉我各种材料的分子结构、强度、表面细节、热力学特性,对后面我做懒猫微服的硬件很有帮助;科幻小说是我基于技术构建优秀 UI 控件,发展想象力最大的沃土……

非常赞同,牛人总是有其极其可贵的一面或多面,努力靠拢。感谢博主不断分享自己的思考!

AI Ascent 2025

红杉投资美国分享会,keynote 以及第二个机器人的视频都非常有意思。未来十年是 AI 的,现在是技术人和创业者的最好时代。

再加一个微信上的文章,红杉美国的最新内部分享:如何掘金AI的万亿美元机会

zed gpui

看到 x 上说长桥的 desktop app 用了 Rust 和 GPUI 编写,简单试了试,从来没写过 desktop app,感觉还是有些复杂度,而且跑个 hello world,就遇到了问题,以下是解决方案:

解决编译问题: “invalid monomorphization of `simd_shuffle` intrinsic: simd_shuffle index must be a SIMD vector of `u32`, got `[u32; 4]`”

1. 运行,确保 rust 是稳定版本,以及升级到最新版本:

```
rustup default stable
rustup update
```

2. 参考:https://github.com/servo/pathfinder/issues/571#issuecomment-2656579801, 在 cargo 配置里面加 patch:

```
[patch.crates-io]
pathf

这里的 zed,就是那个做 AI editor 的 zed,crate 也是在 zed 代码仓库下面的。

The Slow Collapse of Critical Thinking in OSINT due to AI

You don’t need to ditch GenAI. You need to confront it. Challenge it. Break it. Question it. Use it, but never trust it without a fight. You’re not just a user of tools. You’re an investigator.
你不需要抛弃 GenAI。你需要直面它,挑战它,打破它,质疑它。使用它,但绝不要轻易相信它。你不仅仅是一个工具的使用者,你还是一名调查员。

You think critically. You trace evidence. You challenge assumptions. That’s the job.
你要批判性地思考。你要追踪证据。你要挑战假设。这就是你的工作。

Don’t let the machine do the thinking for you.
不要让机器替你思考。

AI 不能替代系统性的学习和思考,不然你无法判断到底 AI 说的是对的还是错的,如同 fake news,需要做事实验证,对于 AI 也是如此。

人体系统调优不完全指南

这个「人体系统调优不完全指南」- 健康学习到 150
岁梳理得挺好的。做到保持睡眠时长与质量、不要吸烟、尽可能每天做点运动、减少糖分的摄入其实也不难,难的是坚持。

类似的之前还有一份:程序员延寿指南,时常看看,希望对管理自己身体健康有帮助。

本周阅读《以交易为生》和《海龟交易法则》中,后面这本感觉更适合自己,太多的技术分析指标让人迷惑,也许是智商不足以消化理解,毕竟投资领域中都是顶级聪明的人。

CLSK(CleanSpark)与MARA(Marathon Digital)短期投资价值核心评估

注意:来自 AI

一、CLSK(CleanSpark)的三大核心评估维度

  1. 比特币价格联动性与市场情绪
  • CLSK作为比特币矿企,其股价与比特币价格高度相关。近期比特币价格逼近95,000美元,带动CLSK股价上涨6062。需关注比特币短期波动,若突破关键阻力位(如10万美元),可能进一步提振股价。
  • 市场情绪方面,加密货币概念股近期集体走强,CLSK表现活跃62。
  1. 运营效率与成本控制
  • CLSK 2025Q1财报显示,其比特币挖矿成本降至约34,000美元/枚(同比下降6%),毛利率达57%,行业领先。
  • 当前哈希率39.1 EH/s(占全球4.87%),计划2025年上半年扩至50 EH/s,产能提升或增强短期盈利能力。
  1. 资金流动性与机构持仓
  • 近期资金流向显示,5月1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031万美元,大单净流入占比28.11%,短期或有资金支撑5。
  • 机构持仓集中,贝莱德(15.5%)、先锋领航(7%)等增持,机构持股比例达59%21,显示长期信心可能对短期股价形成托底。

二、MARA(Marathon Digital)的三大核心评估维度

  1. 垂直整合与能源成本优势
  • MARA转型为能源+数字基础设施公司,自有能源占比70%,Q4挖矿成本仅28,801美元/枚,显著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 近期收购5座数据中心(总容量812 MW),能源自给率提升可能进一步压缩成本。
  1. 期权市场异动与沽空压力
  • 5月1日出现异常期权交易:32,000份看涨期权(行权价13美元,到期日2025年5月16日)成交,隐含波动率90%,显示市场对短期波动预期强烈24。
  • 沽空比例16.6%(4月30日数据),高于市场均值,需警惕空头回补或挤压风险20。
  1. 财务杠杆与比特币持仓
  • MARA持有44,893枚比特币(价值约39亿美元),但负债率39.2%(CLSK为27.3%),高杠杆在比特币上涨时放大收益,下跌时风险更高16。
  • 短期需关注其比特币抵押借贷动态(如200亿美元信贷额度使用情况)。

三、总结对比
image.png

提示:短期需重点关注比特币价格走势及5月美联储政策动向,两者均可能引发板块波动。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